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全本小说网 www.quanben.ac,山河不夜天[穿越]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“逃墨必归于杨”, 出自《孟子·尽心》, 原句是“逃墨必归于杨, 逃杨必归于儒”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, 并不如春秋那般百家争鸣, 有三大学派比较为世人接受, 这三者就是墨家学派、杨朱学派和儒家学派。“逃墨必归于杨”, 是孟子评价这三大学派的话。意思是“抛弃了墨家学派, 必然会走向杨朱学派。抛弃了杨朱学派, 必然会走向儒家学派”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在孟子看来,儒家学派是正统,是所有学派的最终正道。

    如果单纯地看这个题目,其实并不算特别难写。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, 要的是舍己救人,造福苍生。杨朱学派是利己主义, 不管他人, 不管天下,不损人只利己。唐慎一下子就能想出两种破题思路,比如从利己利人的角度来写, 以墨家和杨朱两派, 来宣扬儒家利己利人的思想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, 批判墨家、杨朱,尊崇儒家的前提下。

    唐慎望着纸上的题目,又抬头看看远处的明远楼, 深深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可是天下谁人不知,谁人不晓,当今圣上赵辅追求长生不老,修炼丹药,早已入了道家!

    杨朱学派,正是道家三大经典。

    赵辅从未说过尊崇道家的话,甚至他十分看重儒家,每年的孔圣忌辰他都亲自写文悼念。可赵辅对道家的痴迷,朝堂众人举目共睹。李大学士出这个题目,并没有问题,但考生要是真的完全批判杨朱,或许哪一日金榜题名、官居一品时,就会被政敌捅到赵辅面前。

    君心难测,伴君如伴虎,谁知赵辅会怎么想!

    唐慎心想,无非就两种可能。赵辅不是个以言问罪的昏君,不会在意;赵辅在意臣子对自己追求修仙的批判。然而无论如何,若是哪日赵辅想要动臣子,这篇反对道家的文章就成了他问罪臣子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其他举人或许不会想这么多,可唐慎不得不想,也不能不想。

    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这场会试,他满眼望去的,还有未来!

    闭上双眼,唐慎将脑海中的几个破题思路全部舍弃。他选择了最简单最不会出错,但也是最不出彩的一条路,然后提笔写下:“观异端者忿戾冰兢,舍一求再以求旷逸,以墨之恶而归于杨,必曰何以为之……”

    我发现那些与儒家有不同理念的学派门人,往往因为被这些恶理耳濡目染,从而变得易怒畏惧。于是他们舍了墨家,转投杨朱,为了寻求心中的旷达安逸。然而舍弃墨家转投杨朱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是的,唐慎舍弃了所有将题目扩大、发散思维的思路,直接从题目本身下手,写了一篇论证“为什么门人抛弃墨家学派后,转投的是杨朱学派”的八股文。这是一篇万金油的文,唐慎没有说杨朱学派是正确的,甚至他也称杨朱学派是异端,可他并没有在文里大肆贬低杨朱学派。

    从没写过这么累的文,唐慎知道自己这篇文的破题定然没有那么出彩,他便从逻辑和论证上入手,花了三个时辰,仔仔细细地斟酌每个词句,终于写完第二篇制艺。写完时,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!

    寒冬二月,他竟出了一身的汗!

    在草稿纸上写完这篇文章,唐慎怔怔地看着,忽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不对。

    他是不是想太多了,这只是会试的一篇文章而已,不需要担心那么多。

    然而他随即又想到:“如果是王子丰,他定然也会像我这么做。”

    写都写完了,唐慎自认自己这篇文虽说没有那么出众夺目,但在考生中也绝对属于上游,他誊抄好文章,累得睡了一觉。等到再睁眼,已经是进考场的第三天。

    唐慎睡之前已经看了第三题的题目,这次的题目是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

    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    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,放到后世也是耳熟能详的经典。唐慎在写完第二篇制艺后,难免有些郁闷,然而当他看完这第三题,他的心情瞬间放晴,差点就在考场上笑出来了。

    正常来说,会试第一场的三篇制艺,两篇选自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一篇从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里选。可李大学士不是个正常人!第一题他出了个偏题怪题,第二题他出了个有可能触犯圣怒的题,到这第三题,他竟然又出了个《论语》题!

    唐慎上辈子是个纯种理工生,读书不多,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,甚至他还知道另一句。

    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!”

    这是朱熹给“吾日三省吾身”注解的批语。

    到这种时候,唐慎也不客气,直接以朱熹的破题入手,按照朱熹的观点,洋洋洒洒写下一篇文章:“宗圣三省吾身,观仁忠而向学。夫圣人若此,余必曰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!”

    第三篇文章写得一气呵成,唐慎回头再看,都觉得荡气回肠。仅仅一句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”,哪怕他后面写得再烂,都一定能拿高分。

    把最后一篇八股制艺誊抄完毕,唐慎再看最后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。

    题目是:“风雨凄凄”。

    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夷。

    出自《诗经·国风·郑雨》。

    这句诗描绘的是风雨凄然的景象,整首诗写的是女子对情郎的相思之情。唐慎略加思索,便写下一首试帖诗。

    闻道寻云去,听风惊蝉鸣。

    雨打芭蕉绿,雷动八重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白首归路尽,相思子规啼。

    会试时,学生的字迹书法没那般重要,毕竟考官们最后看到的都不是他们亲笔写的卷子。但唐慎还是认认真真地把试帖诗抄了上去,检查无误后,起身交卷。

   &n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